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83岁拜登患癌敲警钟!|认识男性健康的潜伏“沉默杀手”

2025-06-0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金年会

核心提示:本文详细描述了前列腺癌的典型表现、早期筛查方式及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近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公开确诊前列腺癌并伴发骨转移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这一消息让不少人感到震惊和疑惑:身处全球医疗水平发达的国家,享受着最顶尖的医疗资源,拜登为什么还是没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等到癌细胞扩散才被确诊?

  前列腺癌作为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转移致命”的特点。它有哪些典型表现?如何早期筛查?生活中又能怎样预防?赶快听听专家的讲解,帮助自己或亲友及早预防!

(图片创作/即梦AI)

  认识沉默的"潜伏高手"

  前列腺癌堪称男性健康的"变色龙":

  •年龄是头号敌人:50岁后风险飙升,75-79岁达发病高峰,就像汽车里程数越高故障率越大。

  •早期擅长隐身术:初期可能毫无症状,等出现尿频、血尿、骨痛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

  •生存率天壤之别:早期生存率超90%,一旦骨转移(如拜登情况)生存率骤降。

  警惕!这些人是高危群体

  •年过50的男性

  •家族有前列腺癌病史

  •"三高"肥胖人群

  长期爱吃红肉/加工食品的"肉食主义者"

  为何总被它"偷袭"得手?

  •症状迷惑术:尿频、尿急等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类似,很多人不当回事,误以为是自然衰老。

  •检查有盲区:由于其他前列腺疾病也可能导致PSA升高,所以常用的PSA检测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光靠这一项检查,很难做到早期准确筛查。

  •位置太隐蔽:前列腺位于盆腔深处,周围有许多其他组织和器官,常规B超难以察觉微小病变。

  •筛查未普及:目前,前列腺癌的筛查尚未在我国广泛开展,很多患者在出现血尿、骨痛等时才去医院就诊,此时肿瘤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何筛查?

  1.筛查"双联检测"

  •PSA检测:抽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正常值<4ng/mL

  •直肠指检:医生触诊发现前列腺结节或异常硬度

  2.筛查建议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要重视筛查:

  •年龄>50岁的男性

  •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年龄>45岁且存在BRCA2基因突变的男性患者

  日常防护五大锦囊

  1.餐桌上的护盾

  •多吃"抗癌三剑客":番茄(番茄红素)、西蓝花(萝卜硫素)、绿茶

  •少碰红肉香肠,乳制品适量

  2.运动就是良药

  每天快走30分钟,或进行游泳、骑车等运动,控制体重

  3.日常生活指南

  •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拒绝"黏在椅子上"

  •立即戒烟、少饮酒

  4.定期健康巡检

  50岁后每年PSA+指检,出现尿痛、血尿立即就医

  医生特别提醒:

  拜登的病例给我们敲响警钟!前列腺癌防治关键在于"早"字诀:

  •40岁开始关注——了解家族史,调整生活方式

  •50岁主动筛查——把PSA检测加入体检套餐.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院区)常规将PSA检测纳入老年体检套餐,泌尿外科门诊也常规进行PSA检查,建议男性朋友们到了年龄积极筛查。

本文作者/温晓飞
文章来源/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公众号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